“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浙江省桐廬縣,就以“瑤琳仙境”獨領旅游市場風騷。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群來到“畫城”桐廬,卻是為了品味這裡的美麗鄉村,感受慢調生活。
  桐廬鄉村休閑游火爆的背後,是一幅長達“183頁”的美麗鄉村畫捲,以及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發展之路。
  休閑鄉村游“從夢想走進現實”
  在國際休閑產業協會副主席朱至珍眼裡,我國已經從觀光旅游時代,進入到休閑旅游時代。“而桐廬,率先讓休閑鄉村游,從夢想走進了現實。”
  2013年“十·一”期間,家住桐廬荻浦村的申屠成功沒有料到,他開在清道光年間老房子“傳經堂”里的土菜館,一天能做近百單生意。
  他的土菜館改自老宅,“爸媽就是在樓上廂房裡結婚”。而來這裡的游客,也不只“吃飯”那麼簡單:有人會拿出單反相機,反覆拍攝房梁上的百年雕花;有人會坐在門前,一邊喝茶,一邊細嗅樟樹的清香;有人乾脆住一禮拜,白天看荻浦花海,晚上享用這裡獨有的紅燒肉夾饅頭,體驗“百鼎煎香,鬆濤煮雪”的閑適。
  申屠成功講起近年來的變化,難掩興奮,“客人從上海和杭州一帶來的最多,最遠的來自甘肅。”
  家住桐廬環溪村的周志龍,同樣對這一火爆場面始料未及。
  環溪,是寫下北宋名篇《愛蓮說》的周敦頤的後人聚居之地,“家家養荷花,步步有青蓮”。周志龍將自家院子改成了“農家樂”,“十一假期”前來吃飯游客的車輛排到了村外,店里的十幾張飯桌,也被擠得滿滿噹噹。
  這種火爆,把在蘆茨村做大學生村官的章錫燦也“震住”了。2012年9月,剛被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富春江(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今年6月至9月,每天會吸引近萬名自駕游愛好者,前來挖筍、戲水,當一兩天的“周末農夫”,或者,什麼都不做,到蘆茨土屋裡撐起陽傘,喝紅酒、讀書、作畫兼“洗肺”……時光倒流幾年,他絕對不會想到,會有人專門驅車到他們的“家門口”進行慢旅行。
  休閑旅游意味著什麼?在中國農業大學生態學與工程系教授宇振榮看來,現代城市人對休閑鄉村的渴望,包括田園綠色景觀、無污染的生態環境、重溫鄉村記憶、有機健康食品、朴實的民風、適當參與體力勞動等。
  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1年《休閑綠皮書》透露,“十二五”時期,將是中國休閑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期,休閑資源70%集中在鄉村。
  怎麼抓住休閑旅游賦予的時代機遇,實現桐廬鄉村從生態到經濟,再到發展模式的“多重轉型”?怎麼讓休閑旅游“從夢想走進現實”?這成為縣委書記毛溪浩2011年到任之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美麗鄉村讓游客增長52%
  而今,桐廬鄉村休閑游的火爆,顯示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正確答案——把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資源,發展美麗經濟,打造“全域旅游”,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據桐廬縣旅游委員會統計,今年1至11月,桐廬已接待國內外游客820.3萬人次,同比增長15.69%,實現旅游業總收入77.4億元,同比增長17.7%;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到209.7萬,同比增長52%,經營收入10949萬元,同比增長58%。
  各種“同比增長”不啻一個奇跡。而桐廬鄉村的改變,甚至帶動了長三角地區游客出游習慣的改變。
  江蘇常州春秋旅行社惲女士說,桐廬已經成為常州人最常見的旅行目的地之一,“10個人里有5個都會來桐廬”。
  浙江嘉興米蘭旅行社周麗芳則說,桐廬已是嘉興人周末的主要出游地之一,“停留2天是非常常見的行程”。她近日前來桐廬考察,重點不再是瑤琳仙境、嚴子陵釣台等傳統景點,而是考察桐廬鄉村旅游產品的成熟度。
  同樣的答案,也出現在上海新世界國際旅行社黃震宇那裡。他說,上海的都市人,都很嚮往鄉村自然的慢生活,嚮往鄉野趣味,“休閑式旅游市場是我們將來的關註重點”。
  這一系列巨變的秘密,就蘊藏在桐廬“美麗鄉村建設”之中。
  今年10月9日,在桐廬召開的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上,汪洋副總理就指出:“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林茂糧豐的自然景觀,還要有路暢燈明、水清塘凈、村容整潔的宜居環境,這才能構成和諧宜人的田園風光。”
  在桐廬,美麗鄉村建設自四年前,就已經意味著一個個具體的名詞:啟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用2500公里的污水管網,將全縣所有183個行政村的污水“一舉剿滅”;由縣財政撥款雇用保潔員,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做到“村村纖塵不染”;關停100多家污染企業,“消滅不能游泳的河”,實現了富春江水連續六年 “出桐廬的水比入桐廬的水還乾凈”。
  “桐廬人都在做著‘返鄉’的夢。2011年,我們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以景點的要求來建設農村。現在村莊和城市公共配套服務的均衡程度是一流的。農民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沒差別,而農村卻變成了城裡人嚮往的居所。”桐廬縣委副書記吳玉鳳這樣詮釋。
  “問客人為什麼來桐廬的鄉村,他們大多會說,這裡的農村‘乾凈、舒服、空氣好,就像還沒被工業化污染的童年老家’。”申屠成功說。
  這樣的感受其實有著精確數據的支持:桐廬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0天以上,PM2.5濃度年均值低於35,負氧離子年平均濃度均高於6級,公眾對環境質量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
  鄉村旅游貴在“私人定製”
  荻浦、環溪、蘆茨……只是桐廬183個美麗鄉村畫捲的縮影。
  途牛旅游網吳文佳告訴我們,桐廬如今已是“處處是景,時時見景”,尤其是以鄉村元素為主要特色的“生態、生活、生產”體驗,讓一大批周邊城市的都市上班族流連忘返。
  “五六年前,來桐廬的客人還多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學生、白領組團來這裡,現今已占到我們桐廬旅游份額的80%~90%。”業和旅游網項目經理喬琦透露。
  為什麼都市年輕人喜歡桐廬?
  一位曾在臺灣住過半年的北京80後白領小孟,回答得頗具代表性:“桐廬沒有西塘、周莊‘古’,沒有杭州、義烏‘富’,但就是兩個字——舒服。這裡的鄉村,精緻中帶著人情味。”在她眼裡,“桐廬像極了臺灣的宜蘭或者彰化,可以觀賞,更適合久住,‘不喧嘩,自有聲’。”
  鄉村旅游在國內早已不是新名詞。目前,全國共有8.5萬個村莊開展鄉村旅游,全國鄉村旅游經營戶超過170萬家,從業人員達2600萬人,其中農家樂達150萬家。
  但在朱至珍看來,桐廬鄉村休閑游格外吸引都市人的“秘密”,在於它能通過“對鄉村既有文化的深度開發”,把簡單的採摘、吃農家飯,升級為一種與時尚元素融合的個性休閑味道。
  “從旅游到旅行的轉變,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桐廬縣旅游委員會主任徐利民這樣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他對休閑鄉村游的理解,“大都市的工作壓力和快節奏生活,容易讓年輕人心靈疲憊。桐廬希望比照意大利,打造中國的‘慢城’,讓中國人有一個‘一到這裡,就能自然慢下來’的去處。”
  春賞花、夏親水、秋養生、冬美食……2013年3月在桐廬開幕的第二屆中國休閑鄉村旅游季,也讓全國很多的都市“小清新”認識了桐廬。
  “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這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對桐廬鄉村美景的描繪。而在當今桐廬,詩畫山水帶、古風民俗帶、產業風情帶、運動休閑帶、生態養生帶……鄉村休閑游早已擺脫粗放而整齊劃一的農家樂階段,進入了“私人定製”時代。
  在很多都市“小清新”看來,桐廬鄉村的更可貴之處,還在於保留了文化傳統。
  沒有高高搭起的鋼架舞臺,沒有冷艷的聲光燈效,鄉村歌手在紅紅的燈籠、矮矮的籬笆、幽幽的竹林間,在金黃的草垛上安靜吟唱——這是首屆中國桐廬鄉村音樂節上的感人一幕。騎單車穿過田野,“三月三”到畲鄉感受民俗文化,再品一杯雪水雲綠茶——這是很多人在中國休閑鄉村旅游季里的醉心行程。
  即使不參與任何活動,幾乎百年未變的鄉村老房子,已能吸引游人如織。
  “建設美麗鄉村不是刷刷牆,不是把老樓拆了變成小洋房。”富春江鄉村慢生活體驗區中蘆茨土屋的主人黃偉舜說。美麗鄉村就應該是原生態的,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老味道,與“土”零距離。
  於是,在石舍村,被動工翻修的不是明清時候的老房子,而是它門前的路面。“我們要恢復以前的石子路。”帶路的村民方師傅說。
  “休閑旅游的更深層含義,在於挖掘出游客的參與感。”桐廬民宿第一村金牛村的經營者徐向紅告訴記者。即使在這個普通的村子里,游客也在農民家中用大竈台自己燒飯,自己包粽子、做米粿、煎南瓜餅。“還可以認購自留地,由農民代為管理,下次再來時,就能品嘗屬於自己的‘私家菜園’。”
  這一切“私人定製”,貴嗎?並不貴。比如在金牛村民宿,花上不足兩千元,就能悠閑地住上一個月,而且,一日三餐都有免費的當地土菜可以享用。
  桐廬的種種貼心之舉,都讓來自上海、杭州、南京的游客驚喜不已。明年,來桐廬的游客預計將達到1000萬人次。
  “休閑鄉村建設,是桐廬旅游業30多年來發展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乃至於因運而生的必然選擇。桐廬的休閑鄉村建設,客觀上開始凝固成頗具示範意義的桐廬經驗抑或桐廬模式。”朱至珍對桐廬休閑鄉村游如是評價。
  (王夢婕 莊慶鴻)  (原標題:桐廬:183個美麗鄉村串起童年老家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geopxlty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